“站在21世纪回望过去,人们会发科技成果转换和应用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科学研究的新发现和发明,到形成对应产品。18世纪的蒸汽机用了100年19世纪的半导体用了6080年雷管用了30年激光用了3年大规模集成电路从研制成功以来,集成度每18个月就翻一番,每3年就能用同样的价格买到比3年前快4倍的芯片。
经济、社会、军事需求的推动着技术去实现、创新、集成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反过来又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21世纪来了,传统社会经济模式要转变了,转变成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产生、扩展和应用的基础上的新经济模式知识经济。
在新的知识经济模式下,创造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成为一个国家和他们的企业在国际上竞争能力的核心,新知识经济模式也将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主导经济形态,与此同时全球化经济时代到来了。
这个时候,我国加入了。闷头发展的红利时代即将要过去。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市场和国际大鳄同时向我们走来,是别人的市场向我们开放?还是我们的市场被大鳄们侵占?我们在全球化的大市场中处理什么样的位置?是领导者?是合作者?还是跟随者?是我们共同探讨规则,还是掣肘于别人的规则下?
如果说在旧有的行业内,我们因为出发时间更晚造成了缺乏与国际大鳄竞争的实力,并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立于下风。那么经过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后,世界范围的互联网行业都重新进行了洗牌,让这个新兴的行业有了不一样的次序。在未来的10年,20年的时间内,我们如何在国际大鳄跑出并不远的竞赛中,去给自己的互联网产业布局?
……”
跨越万里云峰的飞行之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新的大时代逐渐展现在黎颖的“眼”前。在这12个小时中,黎颖感觉自己的眼界随着身边那个人言语的冲击,不断拓展到那个大时代中更远的地方。甚至,当这样的一个大时代展开在自己眼前时,自己竟然想象着可以在那个大时代里,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走在机场的加速带上,黎颖刻意的放慢了脚步落在那个人的身后侧,她觉得自己魔障了。
很想通过观察,知道这个还不到19岁的年轻人为何会有那样开阔的眼界。
也很想摸清楚,自己为何“轻易”地答应他一起去新天地闯闯的请求。
要知道那个年轻人比自己小了足足三岁有余,他是如何做到的?
天才?自己也见过很多天才,可从未有人像他那样啊。
可身前那个家伙的眼睛一直向着前方更远的地方,前进的步伐也异常坚定。要不是他的大长腿刻意地放慢一些脚步,自己就要慢慢的拉在后边了。
这个时候,那双眼睛突然回望过来,那个伴随着这个归程旅途的声音在自己耳边响起:
“我是不是走的太快了?”
“哦,没有,”黎颖迎着那双眼睛:“我们继续走吧。”
黎颖说完没有再多想什么,向前一步站在那个年轻人的身侧。
就像他说过的那样,如果不去试试,又如何找到心中的答案呢?
至少,
现在的自己不再迷茫,并有了新的人生目标。
…
7月12日的中午,在香港停留了一天的宁子默终于办完了所有的事情,穿梭过这时人还不多的罗湖口岸,到达了特区。在贯口附近的小店,宁子默随便挑选了一个号码,然后在关口的出租车等待区等待了一会才坐上了一辆出租车。
特区的深蓝大道在2002这年,往来的车辆还少之又少。由东到西这条线一路畅通,宁子默难得地享受到顺畅的感觉。前世里这条特区的主干道过了无数次,但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悠闲。两旁的树顺着道路向身后快速的移动着,目的地深大也出现在自己的左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