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人厌狗嫌的司马家
三个月后。
“所以,这大晋就这么亡了?”
顺流直下的战舰上,杨丰多少有些无语地看着远处的石头城。
他只是拿手指头推了一下,我大晋就倒了啊。
他真的只是推了一下。
因为他到武昌后,就没有再管过这场灭晋之战,而且他的二十万大军,也没有越过柴桑,但我大晋江山依然在短短三个月里自己崩了。
不过最初的崩溃并不是从江南开始,而是江北。
临淮太守周勰,也就是想造反杀尽南下士族失败,然后被气的疽发于背而死的周玘的儿子,在临淮起兵,趁着祖逖回师平定齐鲁的机会,以重金招募流民突袭徐州刺史王含。后者不愧为王氏之耻,面对祖逖和周勰两面夹击,毫不犹豫地弃城而逃,他原本想去谯郡投奔亲信桓宣,但没想到后者早就已经向刘琨投降。
桓宣的智商当然不至于会在这种时候做出错误选择。
而且他本来和祖逖就很好。
结果王含自己送上门,被桓宣含泪捆了送往洛阳。
并且桓宣以血书上奏太祖高皇帝恳请太祖高皇帝赦免王含。
果然忠义两全。
绑送王含是忠,血书为他求情是义。
千古佳话啊!
而就在周勰起兵的同时,因为邵续女婿刘遐,率领汉军从厌次南下,再加上祖逖的东进,鲁地此前结寨自保的各路豪强,如泰山太守徐龛,兖州刺史实际的峄山寨主郗鉴等纷纷投降,然后他们没有跟着祖逖去解决曹嶷的,反而全都跑去和周勰合伙。
毕竟大家都懂,要想荣华富贵得让太祖高皇帝看到自己的表现。
跟着祖逖去收拾曹嶷能让太祖高皇帝看到自己吗?
不能啊!
直下瓜步饮马长江,才能让接下来兵临建邺的太祖高皇帝,看到自己为大汉浴血沙场的身影。
最终以大汉新任徐州刺史周勰为盟主。
泰山太守徐龛,谯国内史桓宣,刘琨侄子,此前被隔断在廪丘的刘演,坞堡主张平,甚至此前在洛阳附近,因为刘乂东出迎战杨丰,所以不得不东逃结果因为信息差,耽误了喜迎王师的魏该等一帮大小坞堡主。总之就是一堆因为各种原因,当然,主要是太祖行动太快所以没来得及喜迎太祖高皇帝的,共同组成一支近五万人的大军南下。因为周勰本来就是临淮太守,盱眙,淮阴等地全都是在他辖区,他这个临淮不是临淮关,而是苏北,大致宿迁,邳州然后南到扬州以北。
所以起兵之初,他就派人控制了盱眙城。
最终这支大军轻松渡过淮河,直扑广陵。
而得知消息后,江东世家高门终于下注,周勰的叔叔,吴兴内史周札首先在吴兴起兵,然后打出匡扶汉室旗号宣布自己是大汉忠臣。
我义兴周氏世代忠于大汉。
其实他侄子之前就已经造反过了。
周勰在他爹死后,勾结包括孙氏后人等江南几个世家的太守,准备起兵恢复大吴盛世,但被他出手镇压了,而司马睿也知道这是周家给自己面子,自己也不能不给周家面子,所以依旧和对周玘爹一样,不追究周勰责任,只是扔到淮北做官。
至于现在……
现在能一样吗?
那是因为周札知道肯定失败,但现在他知道不可能失败啊!
而他在吴兴起兵,当然立刻得到周家根基之地义兴响应。
而吴兴沈家因为沈充跟着王敦死在了宛城,正愁着以后怎么办,周札一起兵,立刻知道机会来了,最终吴兴沈家还有钱家全力支持周札。司马睿还没等到杨丰顺流直下,就已经需要面对南北两面夹击了,焦头烂额的他,只能派出戴渊率军解决周札,想靠着这个与周玘顾荣等同级别的老牌名士安抚住江东世家。但可惜戴渊自己老家广陵,这时候已经需要面对汉军,他给司马睿解决周札,那周勰会放过他一族吗?
紧接着戴渊在京口遭遇兵变,部下亲信不顾他忠义教导,悍然宣布投降大汉,并强行劫持他渡江,然后向正在围攻广陵的周勰投降。
强行!
他被逼的。
他不是那种背叛君主的,只是这些狗东西逼着他的。
周勰当然赶紧以弟子礼向戴渊真诚解释,大汉才是天命所归。
咱们祖上都是汉臣啊!
戴渊表示理解。
然后他在广陵城下很痛苦的表示虽然情况的确不好评价,但司马家的确是篡位的,而且曹家也是篡位的,如今大汉太祖高皇帝下凡,咱们都是四百年汉臣,怎么能与太祖高皇帝为敌?
祖宗在地下都不能瞑目啊!
当然,他不是背叛司马家,他只是为了能让祖宗瞑目,所以不会抵抗大汉太祖高皇帝而已。
他要隐居山林。
当然,这个大家都懂,名士嘛,总得表演一下,于是紧接着广陵城内守城的主力,此前因为和曹嶷不和,带着胶东流民南下的苏峻,在城内几个世家支持下,直接突袭镇守广陵的南顿王司马宗,将其擒获,然后打开城门宣布反正归汉。
司马宗是八王之乱的参与者,汝南王司马亮儿子,司马亮五个儿子,一个早夭,一个和他一起被司马玮所杀,一个被石勒杀了,但司马宗和司马羕却成功南逃,并成为司马睿手下不多几个司马懿后代之一。
司马懿后代剩下的真没多少,除了司马睿一支,也就是他们这俩,另外还有他们侄子,和司马亮一起被杀的司马矩儿子司马祐。
倒是司马懿那些兄弟的后代目前还有不少。
比如一直掌握兵权的司马承。
他是司马懿弟弟司马进的孙子。
还有司马懿弟弟司马馗后代里面的司马纮,雄,钦。
尤其是司马纮,他的后代甚至一直延续到东晋亡国。
另外这时候还有个不在南方的,也就是至今依然占据上邽的司马保,估计已经自己称晋王了。
总得来说司马家真剩下不多。
尤其是司马炎一系,事实上已经被灭门了。
而且抽像的是,他这一系大多数不是被异族杀的,而是自相残杀,也不知道司马炎这些后代抽什么风,对内斗失败者,哪怕是亲兄弟,也一定要赶尽杀绝,甚至全家都不放过。结果到最后他这个算是正统一系一个没留下,反而便宜了旁系,当然,牛睿这种事情就没必要细究了。
反正牛睿也罢司马睿也罢,现在都是司马家的继承人。
紧接着在得知下游已经乱了的消息后,江州长史,也是王敦死后一直算是辅佐王应的谢鲲,也就是谢安伯父,带领江州军民兵谏,逼着王应向大汉太祖高皇帝投降。至于他们给王应解释,是王应又不是王敦亲儿子,太祖高皇帝原本已经给王敦机会,是王敦太狂妄,不知太祖高皇帝好意,所以王应投降肯定不会有事。
总之王应一身素服,乘船到达武昌然后跪伏在城外。
江州反正归汉。
然后杨丰就顺流而下直奔建邺了。
沿途势如破竹。
实际上他根本就没遇上迎战的,司马睿哪还有兵马,广陵反正之后,周勰已经和迅速北上的周札连上,现在江北已经能看到南下的北方骑兵,同样下游也已经有从京口北上的江南汉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