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脸庞。

雁门关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残破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残酷。

宋昭浴血奋战,她的银甲早已被染成暗红,手中的长枪,每一次刺出,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

“杀!杀光他们!”宋昭的声音,嘶哑而决绝。

她身后的将士们,也一个个红了眼睛,奋勇杀敌。

北离军,虽然凶悍,但在大启将士的拼死抵抗下,也开始节节败退。

“撤!快撤!”北离军的将领,惊恐地喊道。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大启的军队,竟然会如此顽强。

宋昭,并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

她率领着大军,一路追杀,直杀得北离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元帅,穷寇莫追啊!”徐归远追上宋昭,劝道。

“不!”宋昭的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我要让他们,永远记住今天的教训!”

“我要让他们知道,犯我大启者,虽远必诛!”

宋昭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徐归远,被宋昭的气势所震慑,不再劝阻。

他知道,宋昭心中的仇恨,太深了。

贺沂的死,对她的打击,太大了。

她必须,用一场彻底的胜利,来祭奠贺沂的在天之灵。

……

北离王庭。

拓跋烈,脸色铁青地坐在王座上。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精心策划的南侵,竟然会败得如此彻底。

“一群废物!都是一群废物!”拓跋烈怒吼着,将手中的酒杯,狠狠地摔在地上。

“大王息怒!”

“大王,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还有机会!”

“是啊,大王,我们还可以再战!”

北离的将领们,纷纷跪下劝道。

“再战?拿什么再战?!”拓跋烈怒吼道,“你们知道,我们损失了多少人马吗?!”

“你们知道,我们还有多少粮草吗?!”

“你们知道,大启的军队,有多么可怕吗?!”

拓跋烈,一连串的质问,让北离的将领们,哑口无言。

他们知道,拓跋烈说的是事实。

这一战,他们败的太惨了。

他们已经,没有再战之力了。

“大王,我们……我们议和吧……”一个将领,颤抖着声音说道。

“议和?!”拓跋烈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你再说一遍?”

“大王,我们……我们真的打不下去了……”那个将领,低着头,不敢看拓跋烈的眼睛。

“混账!”拓跋烈怒吼一声,一脚将那个将领,踹翻在地,“谁再敢言和,立斩不赦!”

“大王……”

其他的将领,还想再劝。

“都给我滚出去!”拓跋烈怒吼道,“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北离的将领们,不敢再多言,纷纷退了出去。

拓跋烈,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大殿里,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

他知道,自己败了。

他败给了宋昭,败给了大启。

他不仅,失去了南侵的机会,还失去了自己的儿子。

他现在,只想报仇。

但是,他已经没有力量,再去报仇了。

“宋昭……陆濯……”拓跋烈喃喃自语道,“我拓跋烈,就算是死,也不会放过你们!”

他的眼中,充满了仇恨和疯狂。

他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

——

雁门关,大捷!

消息传回京城,举国欢腾。

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

陆濯,站在皇宫的城墙上,看着远方。

他的眼中,充满了欣慰和骄傲。

他知道,宋昭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她用一场辉煌的胜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她不仅,为大启,赢得了和平,还为贺沂,报了仇。

“陛下,元帅来信了!”一个内侍,捧着一封书信,走了过来。

陆濯,接过书信,打开一看。

信中,宋昭详细地讲述了雁门关之战的经过。

她还告诉陆濯,她已经斩杀了拓跋烈,彻底击溃了北离军。

“好!好!好!”陆濯连说了三个好字,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传朕旨意!”陆濯朗声道,“大赦天下,与民同庆!”

“再传朕旨意,命宋昭,即刻班师回朝!”

“朕要,亲自为她庆功!”

陆濯的声音,洪亮而威严。

他的眼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宋昭了。

……

京城,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百姓们,早早地就等候在城门口,准备迎接他们的英雄。

宋昭,身穿金甲,骑着战马,缓缓地走进了城门。

她的身后,跟着大启的将士们。

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

“元帅!元帅!”

“宋将军!宋将军!”

百姓们,看到宋昭,激动地欢呼起来。

他们的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宋昭,看着热情的百姓们,心中充满了感动。

她知道,这是百姓们,对她的认可和爱戴。

她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她为他们,赢得了和平和安宁。

陆濯,身穿龙袍,站在皇宫的城门口,迎接宋昭。

他的眼中,充满了温柔和爱意。

宋昭,看到陆濯,立刻翻身下马,快步走到陆濯面前,单膝跪地:“臣宋昭,参见陛下!”

“爱卿平身!”陆濯,亲自扶起宋昭,紧紧地握住她的手,“你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为大启效力,是臣的本分!”宋昭的声音,清脆而坚定。

“好!好!好!”陆濯,再次连说了三个好字,“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来人,设宴!”陆濯,拉着宋昭的手,向皇宫走去,“朕要,为爱卿接风洗尘!”

——

皇宫,御花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